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OC的代码质量
理解“ 属性 ”这一概念
属性(@property)是OC的一项特性
@property:编译器会自动生成实例变量和getter和setter方法
下文中,getter和setter方法合称为存取方法
For Example:
1 | @property (nonatomic, strong) UIView *qiShareView; |
等价于
1 | @synthesize qiShareView = _qiShareView; |
如果不希望自动生成存取方法和实例变量,那就要使用@dynamic关键字
1 | @dynamic qiShareView; |
属性特质有四类:
1.原子性:默认为atomic
- nonatomic:非原子性,读写时不加同步锁
- atomic:原子性,读写时加同步锁
2.读写权限:默认为readwrite
- readwrite:拥有getter和setter方法
- readonly:仅拥有getter方法
3.内存管理:
- assign:对“纯量类型”做简单赋值操作(NSInteger、CGFloat等)。
- strong:强拥有关系,设置方法 保留新值,并释放旧值。
- weak:弱拥有关系,设置方法 不保留新值,不释放旧值。当指针指向的对象销毁时,指针置nil。
- copy:拷贝拥有关系,设施方法不保留新值,将其拷贝。
- unsafe_unretained:非拥有关系,目标对象被释放,指针不置为nil,这一点与assgin一样。区别于weak。
4.方法名:
- getter=:指定getter方法的方法名,常用
- setter=:指定setter方法的方法名,不常用
例如:
1 | @property (nonatomic, getter=isOn) BOOL on; |
在iOS开发中,99.99..%的属性都会声明为nonatomic。
一是atomic会严重影响性能,
二是atomic只能保证读/写操作的过程是可靠的,并不能保证线程安全。
二、在对象内部尽量直接访问实例变量
1.实例变量(_属性名)访问对象的场景:
- 在init和alloc方法中,总是应该通过实例变量读写数据
- 没有重写setter和getter方法,也没有使用KVO监听
- 好处:不走OC方法的派发机制,直接访问内存读写,速度快,效率高
For Example:
1 | - (instancetype)initWithDic:(NSDictionary *)dic { |
2.用存取方法访问对象的场景:
- 重写getter/setter方法(比如:懒加载)
- 使用KVO监听值的改变
For Example:
1 | - (UIView *)qiShareView { |
三、理解“对象等同性”
1 | NSString *aString = @"iPhone 8"; |
这段代码输出的是1;1;0。
==操作符只是比较了两个指针所指对象的地址是否相同,而不是指针所指的对象的值。
所以最后一个为0。
四、以类族模式隐藏实现细节
1 | id maybeAnArray = @[]; |
这个始终未false。原因:[maybeAnArray class]的返回永远不会是NSArray, NSArray是一个类族,返回的值一直都是NSArray的实体子类。大部分collection类都是某个类族中的抽象基类。
所以上面的if想要有机会执行的话要改成
1 | id maybeAnArray = @[]; |
这样判断的意思是,maybeAnArray这个对象是否是NSArray类族中的一员
使用类族的好处:可以把实现细节隐藏在一套简单的公共接口后面
五、在既有类中使用关联对象存放自定义数据
先引入runtime类库
1 | #import |
objc_AssociationPolicy(对象关联策略类型):
三个方法管理关联对象:
objc_setAssociatedObject(设置关联对象)
1 | /** |
objc_getAssociatedObject(获得关联对象)
1 | /** |
objc_removeAssociatedObjects(去除关联对象)
1 | /** |
小结:
- 可以通过“关联对象”机制可以把两个对象联系起来
- 定义关联对象可以指定内存管理策略
- 应用场景:只有在其他做法(代理、通知等)不可行时,才会选择使用关联对象。这种做法难于找bug。
六、理解objc_msgSend(对象的消息传递机制)
首先我们要区分两个基本概念:
- 静态绑定(static binding):在编译期就决定运行时所应调用的函数。代表语言:C、C++等
- 动态绑定(dynamic binding):所要调用的函数直到运行期才能确定。代表语言:OC、swift等
OC是门强大的动态语言,它的动态性提现在它强大的runtime机制上。
解释:在OC中,如果向某对象传递消息,那就会使用动态绑定机制来决定需要调用的方法。在底层,所有方法都是普通的C语言函数,然而对象收到消息后,由运行期决定究竟调用哪个方法,甚至可以在程序运行时改变,这些特性使得OC成为一门强大的动态语言。
底层实现:基于C语言函数实现。
实现的基本函数是objc_msgSend,定义如下:
1 | void objc_msgSend(id self, SEL cmd, ...) |
这是一个参数个数可变的函数,第一参数代表接受者,第二个参数代表选择子(OC函数名),之后的参数就是消息中传入的参数。
举例:git提交
1 | id return = [git commit:parameter]; |
上面的方法会在运行时转换成如下的OC函数:
1 | id return = objc_msgSend(git, @selector(commit), parameter); |
objc_msgSend函数会在接收者所属的类中搜寻其方法列表,如果能找到这个跟选择子名称相同的方法,就跳转到其实现代码,往下执行。若是当前类没找到,那就沿着继承体系继续向上查找,等找到合适方法之后再跳转 ,如果最终还是找不到,那就进入消息转发(下一条具体展开)的流程去进行处理了。
可是如果每次传递消息都要把类中的方法遍历一遍,这么多消息传递加起来肯定会很耗性能。所以以下讲解OC消息传递的优化方法。
OC对消息传递的优化:
快速映射表(缓存)优化:
objc_msgSend在搜索这块是有做缓存的,每个OC的类都有一块这样的缓存,objc_msgSend会将匹配结果缓存在快速映射表(fast map)中,这样以来这个类一些频繁调用的方法会出现在fast map 中,不用再去一遍一遍的在方法列表中搜索了。
尾调用优化:
原理:在函数末尾调用某个不含返回值函数时,编译器会自动把栈空间的内存重新进行分配,直接释放所有调用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,存储调转至另一函数需要的指令码,然后直接进入被调用函数的地址。(从而不需要为调用函数准备额外的“栈帧”(frame stack))
好处:最大限度的合理的分配使用的资源,避免过早发生栈溢出的现象。
(这一块偏底层,以上是小编的个人理解。路过的大神如果有更好的更深的见解,欢迎大神留言与我们讨论)
七、理解消息转发机制
首先区分两个基本概念:
- 1 .消息传递:对象正常解读消息,传递过去(见上一条)。
- 2 .消息转发:对象无法解读消息,之后进行消息转发。
消息转发完整流程图:
流程解释:
- 第一步:调用resolveInstanceMethod:征询接受者(所属的类)是否可以添加方法以处理未知的选择子?(此过程称为动态方法解析)若有,转发结束。若没有,走第二步。
- 第二步:调用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:询问接受者是否有其他对象能处理此消息。若有,转发结束,一切如常。若没有,走第三步。
- 第三步:调用forwardInvocation:运行期系统将消息封装到NSInvocation对象中,再给接受者一次机会。
- 最后:以上三步还不行,就抛出异常: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xxxx
八、用“方法调配技术”调试“黑盒方法”
方法调配(Method Swizzling):使用另一种方法实现来替换原有的方法实现。(实际应用中,常用此技术向原有实现中添加新的功能。)
两个常用的方法:
获取给定类的指定实例方法:
1 | /** |
交换两种方法实现的方法:
1 | /** |
利用这两个方法就可以交换指定类中的指定方法。在实际应用中,我们会通过这种方式为既有方法添加新功能。
For Example:交换method1与method2的方法实现
1 | Method method1 = class_getInstanceMethod(self, @selector(method1:)); |
九、理解“类对象”的用意
Objective-C类是由Class类型来表示的,实质是一个指向objc_class结构体的指针。它的定义如下:
1 | typedef struct objc_class *Class; |
在中能看到他的实现:
1 | struct objc_class { |
此结构体存放的是类的“元数据”(metadata),例如类的实例实现了几个方法,父类是谁,具备多少实例变量等信息。
这里的isa指针指向的是另外一个类叫做元类(metaClass)。那什么是元类呢?元类是类对象的类。也可以换一种容易理解的说法:
- 1、当你给对象发送消息时,runtime处理时是在这个对象的类的方法列表中寻找
- 2、当你给类发消息时,runtime处理时是在这个类的元类的方法列表中寻找
我们来看一个很经典的图来加深理解:
可以总结如下:
- 1、每一个Class都有一个isa指针指向一个唯一的Meta Class(元类)
- 2、每一个Meta Class的isa指针都指向最上层的Meta Class,这个Meta Class是NSObject的Meta Class。(包括NSObject的Meta Class的isa指针也是指向的NSObject的Meta Class)
- 3、每一个Meta Class的super class指针指向它原本Class的 Super Class的Meta Class (这里最上层的NSObject的Meta Class的super class指针还是指向自己)
- 4、最上层的NSObject Class的super class指向 nil